免费登记网站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分享  | 2015-07-27 16:04:02发布 次浏览
  • 举报
    • 网站信息
    • 相关栏目
    • 服务器信息
    • 企业信息
    • 关联网站
    • 建站时间:未知
    • 备案单位名称:未知
    好帮手学校好条件艰苦消费水平低交通便利老师好学习氛围浓资源丰富环境好环境优美

    四川理工学院简报: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座落于享有“恐龙之乡、千年盐都、南国灯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自贡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的备案人是:未知,

    网友对四川理工学院的印象:好帮手, 学校好,条件艰苦,消费水平低,交通便利,老师好,学习氛围浓,资源丰富,环境好,环境优美, 四川理工学院搜索关键词有: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已收录在hao123网站百科当中, 被hao123网址导航教育/其他收录。

    四川理工学院座落于享有“恐龙之乡、千年盐都、南国灯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自贡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学校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的基础上组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有汇东、营盘、黄岭三个校区,国有资产总值10. 8亿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2亿元,图书馆藏书丰富,馆藏纸质文献总量约233.6万册,电子图书355万种。学校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大气优雅,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坚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办学理念的管理制度,并在办学实践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理念、制度、实践”相统一的办学模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7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近100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43人。学校聘请二级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共计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9000余人,研究生近600人。

    学校现有16个二级学院(部),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类型(其中工程硕士具有5个领域),74个本科专业,涵盖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轻工化工为优势学科,以工学、理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协调发展的综合大学办学格局。

    学校有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旅游重点科研基地,参建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培育基地,9个省级产学研创新联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6项、市厅级科研项目803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5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5项。出版著作(教材)116部,授权专利128项,发表学术论文8665篇,其中核心期刊2924篇,被SCI、EI、ISTP等收录1661篇。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1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8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共16项,其中省级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成果奖二等奖5项,省级成果奖三等奖10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高校校际交流,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建有合作办学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合作高校学习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成才机会。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开通了“1+2+1”、“2+2”、“中英硕士”、“中华文化使者”等项目,为在校师生交流深造、开阔视野提供了渠道,同时招收培养留学生,加快了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学校紧紧围绕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狠抓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浓郁的育人环境营造等两个关键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制度”、“课程实施大纲”和学生“十个一”的养成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三心”(责任心、好奇心、进取心)、“四能”(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促进“五个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持续夯实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重大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26项,省级奖励272项。毕业生吃苦耐劳、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总体就业率超过95%,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

    学校坚持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满足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强化学科发展,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努力构建“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发展解决难题、为市民学习提供机会”的服务体系。近三年,学校先后与13个市级人民政府,与泸州老窖、晨光化工研究院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将牢记“通过学术的传播、创新与应用,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大学使命,坚守“育人为本、社会担当、学术自由”的基本观念,不断丰富“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办学模式的内涵,全面实施内部治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合作战略、校地合作战略、校校合作战略,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为把学校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 您可能感兴趣
    查看更多